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藍月亮該如何做好應對之策,尤其是面對山寨品環伺、產品質量問題頻發等難題,藍月亮似乎有些束手無措。
上半年為何虧損加劇
今年上半年,藍月亮營收28.8 億港元,同比增長 22.4%。其中,衣物清潔品類創收24.5億港元,占總營收的85%,同比增長25.1%;個人清潔品類創收2.3億港元,占營收的8%,同比增長6.5%;家居清潔品類創收2億港元,占營收的7%,同比增長11.7%。但是,藍月亮上半年的凈利潤表現與營收截然相反。不僅沒有止住去年凈利潤大幅下滑的頹勢,進一步惡化成虧損了近1.3億元。
對此,藍月亮在中報中表示:“該虧損乃主要由于上半年,主要來自本集團持有的離岸人民幣銀行存款兌美元貶值而產生的匯兌虧損約1.4億元,而并非來自主要業務營運。”
但同時,這家公司還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經營虧損更是多達2.5億港元,去年這項數據虧損近1億港元,同比下滑了約250%。
不過,對于這項數據大幅虧損,藍月亮并未給出解釋。
對此,曾一直看好藍月亮的花旗銀行發布報告稱,對藍月亮2022、2023、2024年凈利潤預測分別下調37%、22%、21%,評級由“買入”降至“中性”,目標價由7.2港元下調至6.1港元。
此外,從2022年中報披露的情況來看,藍月亮的虧損遠不止匯率因素那么簡單。對應收款項進行減值計提也沖擊凈利潤。
今年上半年,藍月亮計提了額外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撥備約1200萬港元,公司表示這主要由于若干客戶的貿易應收款項對賬程序延長,導致貿易應收款項的賬齡組合變差所致。
從賬齡組合來看,藍月亮1-30天的應收款項從去年上半年的12.4億元,減少至4.6億元;但180天以上的應收款項卻從1.7億元飆漲至4億元。
同時,藍月亮今年上半年經營性現金情況也不理想,凈流出6億元。
另一方面,藍月亮的巨額營銷支出下,不僅侵蝕利潤,還難以阻擋山寨產品泛濫。除了山寨產品,還有其他品牌的崛起,競爭力明顯提升,消費者們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并且在各路的營銷下,藍月亮現在也已經不是更多消費者們的必選了。
在疫情影響下,眾多企業也都開啟了線上銷售渠道,無論是抖音,還是電商平臺,直播也確實帶來了一定的銷售業績增長,但藍月亮的線上銷售卻面臨著更多用戶不滿意的投訴,這也是其虧損,股價下跌的原因之一,總歸,藍月亮要想把老品牌支撐下去,并贏得漂亮,確實需要新的營銷,新的想法,新的力量等等,來做出調整,完善相關改革,讓其不再讓消費者失望,這也是很多老用戶的初心。
雖然公司面臨不少問題,但也有國內券商機構對藍月亮未來發展持相對樂觀態度。信達證券認為,結合公司積極推進渠道下沉、擴展線上新興平臺、持續推進新品或也有望帶動收入平穩增長,同時原材料價格回落、提價等舉措帶動利潤端改善,有望迎來曙光。